2014年以来,社会融资成本显著上升,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。在社会融资成本整体上升的环境下,小微企业的融资贵问题尤为突出。信贷市场中,2014年小微企业从银行融资的贷款利率高达10%至15%,全国地区性民间借贷综合利率更高达20%左右,后者几乎为基准贷款利率的4倍。而小微企业占据了全国企业数量的80%左右并贡献了约60%的GDP,因此,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题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。
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教授、夏晓华副教授、姚一旻博士等做了主题报告,就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贵的原因提出了如下观点:
第一,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生命周期短、缺乏足够的抵押物、信息不够透明等特征,使得银行给予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中包含较高的风险溢价。
第二,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房地产与基建,大量资金流入这两个行业,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题。
第三,刚性兑付造就了一批“低风险高收益”的券种,扭曲了中国债市的风险收益特征,推高了小微企业的信用利差。
针对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题,以上专家认为:
第一,优化产业结构,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具体来说,应当以政府为引导,促进高校与企业的优先对接,引进市场化的竞争机制,让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,让企业的实际需求与高校的科研创新相接轨,让科研创新走出高校成为落地的市场化产品。
第二,减轻中国经济对房地产和基建项目的依赖,从而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供给。首先,有必要使用房产税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。其次,通过公私合营(PPP)等新型模式为基建项目融资。再次,发展以创新为核心的中高端制造业,降低经济增长对房地产和基建项目的依赖。
第三,逐步打破刚性兑付,纠正投资者对债市风险收益特征的扭曲性看法。
会上,王蓓博士与参会专家、博士展开了热烈地讨论,向其详细介绍了我社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特点与现状,及办刊情况,并提出日后双方联合举办相关学术活动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等期许。
京ICP备11030724 Copyright 2020 电子工业出版社
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307号